根部病變初期不易察覺,地上部表現不明顯;一旦地上部分出現明顯癥狀時,如葉片變黃、變小、發葉遲緩、提早落葉等,病害已經非常嚴重了。所以根部病害早期診斷比較難,特別是根腐!
根腐病是作物經常出現的病害,有細菌性根腐病和真菌性由鐮刀菌或疫霉屬卵門真菌侵染的圓斑根腐病。受害植株矮小,葉片黃化、脫落;蛘叩厣喜糠殖霈F萎蔫、干枯,導致全株枯萎死亡。拔出后根的顏色為褐色,病部腐爛處的維管束變褐。中藥材受根腐病的影響也極為嚴重。由此導致的種植戶的損失也是相當慘重。
根腐病對作物的危害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
1、危害幼苗,成株期也能發病。發病初期,僅僅是個別支根和須根感病,并逐漸向主根擴展,主根感病就會慢慢感染。
2、后期根部腐爛程度會加劇,吸收水分和養分的功能逐漸減弱,地上部分因養分供不應求,新葉首先發黃,在中午前后光照強、蒸發量大時,植株上部葉片才出現萎蔫,但夜間又能恢復。
3、病情嚴重時,萎蔫狀況夜間也不能再恢復,整株葉片發黃、枯萎。此時,根皮變褐,并與髓部分離,終全株死亡。
如何做好根腐病的防治
1、合理輪作:重病田與禾本科實行5-6年輪作。保護地栽培,可與蔬菜進行輪作,大田栽培可與禾本科作物輪作。一般情況下不要和茄果類輪作。
2、做好排水工作,排出積水,特別是雨季。
3、要使用發酵腐熟過的有機肥,及時防治地下害蟲和線蟲的危害。平衡土壤PH值,注重土壤處理,土壤消毒,增加土壤透氣性,合理翻耕。
4、澆灌土地時,施用根病專家,針對根腐病、黑根病、漚根、枯萎病、立枯病、死苗爛根、根腫效果顯著。并且改良土壤,加速土壤中有機質分解、促進土壤團粒的形成,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有益微生物菌群,抑制病原微生物,預防、減少病蟲害的發生,減少化肥、農藥使用量。
加入枯草芽孢桿菌,哈茨木霉菌及有益生物菌群加入生根活性劑,抑制病源菌滋生,修復受損根部細胞,激發細胞的活性,加速根部與有益生菌的結合,直達菌灶,使根部自身產生抗體,增加植物酶的活性,抑制根部病害二次感染。

微生物菌劑(枯草芽孢桿菌)-加樂收-百利來
凈含量:1kg